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高考填报志愿时,武汉科技大学专业排名情况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然而学校并没有公布权威的专业排名榜单,但是公布了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特别是较早入选的专业,可以说是武汉科技大学比较好的专业了,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变动,以学校最新公布信息为准。
1、武汉科技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级别 | 年度 |
1 | 武汉科技大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国家级 | 2019 |
2 | 武汉科技大学 | 机械工程 | 国家级 | 2019 |
3 | 武汉科技大学 | 冶金工程 | 国家级 | 2019 |
4 | 武汉科技大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国家级 | 2019 |
5 | 武汉科技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国家级 | 2019 |
6 | 武汉科技大学 | 自动化 | 国家级 | 2019 |
7 | 武汉科技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2019 |
8 | 武汉科技大学 | 软件工程 | 国家级 | 2019 |
9 | 武汉科技大学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国家级 | 2019 |
10 | 武汉科技大学 | 矿物加工工程 | 国家级 | 2019 |
11 | 武汉科技大学 | 临床医学 | 国家级 | 2019 |
12 | 武汉科技大学 | 行政管理 | 国家级 | 2019 |
13 | 武汉科技大学 | 车辆工程 | 国家级 | 2020 |
14 | 武汉科技大学 | 土木工程 | 国家级 | 2020 |
15 | 武汉科技大学 | 采矿工程 | 国家级 | 2020 |
16 | 武汉科技大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国家级 | 2020 |
17 | 武汉科技大学 | 工商管理 | 国家级 | 2020 |
18 | 武汉科技大学 | 材料物理 | 国家级 | 2020 |
19 | 武汉科技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国家级 | 2020 |
20 | 武汉科技大学 | 工业工程 | 国家级 | 2020 |
21 | 武汉科技大学 | 英语 | 国家级 | 2020 |
22 | 武汉科技大学 | 市场营销 | 国家级 | 2020 |
23 | 武汉科技大学 | 机械电子工程 | 国家级 | 2021 |
24 | 武汉科技大学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国家级 | 2021 |
25 | 武汉科技大学 | 金属材料工程 | 国家级 | 2021 |
26 | 武汉科技大学 | 安全工程 | 国家级 | 2021 |
27 | 武汉科技大学 | 物流工程 | 国家级 | 2021 |
28 | 武汉科技大学 | 环境设计 | 国家级 | 2021 |
2、武汉科技大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级别 | 年度 |
1 | 武汉科技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省级 | 2019 |
2 | 武汉科技大学 | 预防医学 | 省级 | 2019 |
3 | 武汉科技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省级 | 2020 |
4 | 武汉科技大学 | 工业设计 | 省级 | 2020 |
5 | 武汉科技大学 | 信息安全 | 省级 | 2020 |
6 | 武汉科技大学 | 卫生检验与检疫 | 省级 | 2020 |
7 | 武汉科技大学 | 工程力学 | 省级 | 2021 |
8 | 武汉科技大学 | 通信工程 | 省级 | 2021 |
9 | 武汉科技大学 | 网络工程 | 省级 | 2021 |
10 | 武汉科技大学 | 环境工程 | 省级 | 2021 |
11 | 武汉科技大学 | 生物工程 | 省级 | 2021 |
12 | 武汉科技大学 | 物流管理 | 省级 | 2021 |
3、武汉科技大学简介
武汉科技大学(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武科大”,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六家国家特大型企业共建高校,是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历史可溯源至1898年成立的湖北工艺学堂;1958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隶属于原国家冶金工业部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学校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宝钢集团有限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首钢总公司、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钢集团公司共建。